abortion pill cost cvs
abortion pill side
effects

各大杂志公布自己的高商排名,这对于法国的各大高商而言无疑是一次大考。虽然某一年的排名并不会直接影响招生情况,但是对于这些收费的高商而言,排名无疑还是会让他们提心吊胆。
就硕士阶段的排名和2013年相比,前五的高商还是老面孔,只是个别学校的位置有了变动(ESSEC和ESCP互换了位置)。 FIGARO自己的分析把ESSEC的上升归功为2013年上任的新校长的新战略,而把ESCP的名次下降归咎于前任校长离开带来的不稳定。当然,新校长来了,现在稳定了,这个效果可能要等2015年的排名才能看得出来。
6-10名的看点比较大,去年新合并的NEOMA和KEDGE都退出了前十。FIGARO的分析认为,这是典型的合并消化不良。刚刚合并的学校在风头过后的确是要面临很多实际问题的。只是不知道这种磨合需要持续多久。而FIGARO似乎通过SKEMA商学院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表,2009年合并,而2014年回到了前十,显示出这个商学院解决了消化不良以后的爆发力。而另一种合并模式,AUDENCIA NANTES和南特中央理工、ENSA建筑设计学院的合并似乎得到了FIGARO的推崇。
其实我们觉得排名有一两名的波动这是很正常的。不同的机构,不同的标准,不同的权重都会影响排名的次序。比如ESSEC的这次回归就是标准的问题,去年我们就在分析里说过ESSEC去年的“声望”这个标准受到AMBA这个认证的牵连,而这个标准其实对于申请普通硕士的同学根本没有用。而今年我们在“认可度”这个标准里只看到EQUIS和AACSB这两个国际认证。
FIGARO的有一个观点我是赞同的,就是选择学校不是单看排名,还要看具体的偏向。今年的排名有7个标准(2013年有12个),分别为:1.被认可度(16.5%),主要参照学校被大机构如金融时报认可的程度,以及各种认证,如前所述的EQUIS和AACSB。2.教学和科研能力(17%),主要参照学校单位学生的老师数量,毕业于名校的老师数量,学校网络课程(MOOC)的注册人数,和老师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(CNRS)的平均星级。3.国际化(16%),主要参照学生海外实习的平均长度,在国外停留超过6个月的学生比例,合作的外国院校数量,获得国外双学位的学生比例,接受全英文授课的学生的比例。4.学生录取筛选度(18%),主要参考学生考入的难度。5.社会因素(7%),主要参考学费的便宜程度,对半工半读的鼓励,奖学金的发放度。6.其他(5%),主要参考学校给单位学生的预算和学生组织的数量。7.就业程度(20.5%),主要参考参加招生会的企业数量,毕业3个月内和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比例,平均工资等数据。
所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如果你是偏向学术能力的,那么就需要寻找学术能力比较高的学校。如果你偏向于就业,那么就按照就业程度来寻找学校。找到合适自己的学校而不是简单的只看综合排名是非常重要的。“合适”这个理念也同样是法国高商重视的,否则他们就不要组织面试,不要询问申请学生的动机了,直接按照GMAT,雅思,大学成绩这些数据来筛选就行了。
不过如果同学们没有什么偏好,那关注哪些数据比较好呢?在这7个数据里面,FIGARO着重显示了3个,就是:被认可度(1),国际化(3)和就业程度(7)。我们比较推荐同学们关注被认可度(1)和就业程度(7),因为被认可本身就是综合实力的表现。就业程度那就不用说了,大部分同学出国都是希望以后在职业生涯上能够更上一层楼吧。